为做好我县土地供应管理工作,合理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支持我县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结合上年度供地情况和本年度用地需求,东明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东明县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旨在全力保障年度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科学合理进行供应,对我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一、《计划》的导向作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市场状况和合理建设用地需求等实际,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地供应总量的控制,有利于实施供给决定需求的土地供应政策,增强政府运用土地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使投资都可以通过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信息对市场前景进行正确的分析,达到调控自身投资行为的目的。保证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安全平稳运行。二、承规衔接需求的要素调控纲领《计划》的出台绝非简单的用地指标分配,而是立足东明县发展实际的系统性设计,其定位体现在三重逻辑层面。从政策依据看,《计划》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精准落实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衔接《东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形成了"国家法规+市级部署+县域"的三重依据支撑,确保政策合法性与连续任。从核心目标看,《计划》聚焦"保发展、保民生、保生态"三重任务,通过调控供应总量、优化结构时序,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求,又严守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底线,更通过规范市场运行稳定发展预期,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动态平衡。从功能价值看,作为连接土地规划与实际利用的关键纽带,《计划》有效破解了"用地无序"等难题,为各类建设项目提供清晰的用地导向,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三、结构优化与精准保障的双重凸显《计划》通过286.9390公顷的年度供应总量控制和科学的结构划分,展现出"总量适度、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的鲜明特征。在供应结构上,工矿仓储用地以45.73%的占比位居首位,这一安排精准契合东明县强化产业支撑、推动经济提质的发展需求,为招商引资、重点工业项目、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用地保障。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比17.19%.体现了对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四、赋能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赋能《计划》的落地实施将为东明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多重动能。在经济发展维度,工矿仓储用地的重点保障将加速产业集聚,尤其是对优势产业、高效节能项目的用地倾斜,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商服用地的有序供应则能激活消费市场,完善城市商业配套,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在民生保障维度,住宅用地的稳定供应将有效缓解住房供需矛盾,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保障则直接支撑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专家简介】翟海宁 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工程综合服务中心专职副书记,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山东省评标专家库专家。【观点呈现】 近日,东明县人民政府印发《东明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明县工程、货物及服务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程》”)。山东省评标专家库专家翟海宁就《规程》做出了详细解读。目录管理 体现政策“规范性”第二部分中在《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且列入本规程《评定分离项目清单》中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水运工程、机场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渔业工程、林业工程、国土资源工程、工业和信息化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县属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的工程、货物及服务项目。符合相应限额条件的,应当采取评定分离方式确定中标人。解析:实行评定分离的工程、货物及服务招标投标项目实行目录管理,旨在明确交易项目范围,实行集中、规范管理,实现业主方主体权利。东明县按照市级规定,拟定东明县评定分离项目清单,使得目录管理制度制定之初,便融入了“行业监管”因素。评定分离通过将评标和定标分离开来,赋予招标人更多的自主权,从而解决了现行招投标制度中招标人权责不匹配的问题。具体来说,评定分离压实了招标人的主体责任,优化营商环境。明确基本原则,体现方向性。第三部分中确定评定分离的基本原则。评定分离招标项目实行招标人负责制,招标人的主要负责人是招标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招标过程及其结果承担主体责任,对招标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负责。解析:招标人应遵循权责统一、规则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招标项目特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评标、定标方案,择优选择履约能力强、信用记录良好、报价科学合理、技术合格的中标人。鼓励有能力的招标人自行编制招标文件。招标人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标投标活动的,应当依法履行主体责任,选择社会责任心强、信用记录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的招标代理机构。县属国有企业应在整合招标代理机构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共享等方式,选择适用评定分离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明确建立相对稳定的内控机制第四、五部分中确定评定方案评定程序。招标人应根据项目实际,选择合理的评标、定标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定分离方案,单项合同估算价1亿元及以上的评定分离项目定标方案须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评标方案应包括评标办法、评审因素、推荐中标候选人等内容,定标方案应包括定标方法、评标因素和确定中标人等内容。解析:《规程》进一步对定标委员会的组成、定标要素、定标的工作流程、定标方法的选择、监督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对招标过程和定标结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招标投标工作符合国家关于招标投标工作的相关规定。多部门监督管理形成合力保障评定分离顺利实施。第六部分中发改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交易平台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要依法对相关事项开展审计监督。县纪委监委要组建工作专班,对评定分离工作加强监督。住建、交通、工信、水务、商务等部门应当制定评定分离操作导则及示范文本,加强对评标委员会和定标委员会组建、导则执行、示范文本使用等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开展标后履约监督检查。解析: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县定标监督委员会。县定标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定标委员会组建、定标前的定标人员资格及中标侯选人考察、定标活动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指出、制止违反程序及纪律的行为,但不得就定标涉及的实质内容发表意见或者参与定标委员会的讨论,泄露定标内容及结果等。发现定标无法继续进行的、相关人员存在违反程序及纪律的行为被指出后仍拒绝纠正的、定标活动存在其他违反相关规定行为的,县定标监督委员会应当及时通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
【专家简介】刘耀,东明县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发展改革相关工作。【观点呈现】2024年6月7日,东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东明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东明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范围是什么?对释放内需潜力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东明县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耀对《工作方案》做出了深入详细的解读。一、方案主要目标到2025年,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到2025年,力争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工厂8家、绿色工业园区2个;到2025年,除应急保障车辆以外,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100%。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工业重点领域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重点企业环保绩效水平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85%、6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1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3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二、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点范围设备更新的重点范围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市政、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这些领域主要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范围包括汽车、家电、家装等耐用消费品。政策通过引导企业让利、补贴等方式鼓励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以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政策还支持消费者以旧家电换购绿色节能家电等,鼓励企业加大促销力度、提升服务便利性,让群众“愿意换”、“方便换”。三、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工作方案》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高水平工业技改、多领域装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高品质供给升级、高效能循环利用以及全方位标准提升。这些任务相互关联,有力释放内需潜力,共同构成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框架。其中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要求商务等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加装厨卫“焕新”,加快构建“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旨在不断扩大以旧换新政策受益面,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带动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在高效能循环利用方面,方案强调了“回收”环节,包括报废回收及“二手回收”,着力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这意味着优化配置,充分利用资源,让“旧”物品,进入二手市场,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交易,真正做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这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用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变废旧材料为高品质的新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更好实现回收循环利用的价值。此举可以加速商品的流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打通市场的堵点和卡点,优化经济循环。